有“奶酪第一股”之称的妙可蓝多,交出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半年报。
根据2019年上半年报告,公司在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53.82%,净利润1073.3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分板块来看,奶酪业务实现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113.47%,核心单品奶酪棒同比增长449.38%至1.66亿元。
不少人对妙可蓝多的熟悉,是来自于电梯间和楼道中的“洗脑”广告,这个奶酪棒的广告通过《两只老虎》儿歌改变而成,还在央视黄金时段也进行了投放。品牌攻势如此猛烈之下,妙可蓝多的销售费用也在不断增加。
今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了30%至1.2亿元,财报解释原因称,主要来源于报告期内物流费用、广告营销费用等的增加。根据2018年财报,妙可蓝多销售费用约为2.05亿元,与2017年不到1.23亿元相比,增幅在67%以上。
对于强势的推广,妙可蓝多执行总裁任松今年7月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其实我们做品牌推广时,就是消费者教育的过程。目前的奶酪产品,消费者对其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在营销活动中应通过更多的方式让大家了解这一品类,无论是线上营销还是线下互动活动。 ”
经过多年发展,当前我国液态奶、酸奶等品类竞争已十分激烈,而奶酪受益于乳品消费升级,正在成为未来的主要增长点。
根据euromonitor统计,2018年我国奶酪市场规模(零售额口径)达58.33亿元,同比增16.8%,2004-2018年复合增速为22.5%,中国奶酪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至2023年市场规模达105.3亿元。
为此,不少上市乳制品公司开始重视奶酪业务。国内企业包括蒙牛乳业、伊利股份、光明乳业、三元食品是其中积极的参与者。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市场还曾传出妙可蓝多将被出售给蒙牛的消息。随后,妙可蓝多在7月底发布公告,否认相关资产剥离出售事项。
不过,当前中国奶酪市场仍由进口品牌主导,妙可蓝多并不轻松。根据乳业分析师宋亮的说法,“进口奶酪占据的市场份额约为 60%。”新西兰恒天然、荷兰皇家菲仕兰等外资乳制品巨头试图在华卖出更多奶酪。菲仕兰中国业务集团董事长高瑞宏前不久表示,引入中国的奶酪产品已有20余种,计划今年上架更多干酪产品。
此外,在我国,人均奶酪消费量情况远不及国外。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7年,在欧盟,奶酪人均消费量达到了17.78kg/人,美国为16.63kg/人,日本为2.43kg/人,而中国的仅有0.1千克/人。这种差距也许还需要比较长的教育时间,奶酪市场才能有一个增量的爆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