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根
当前,假药依然是一个危害公众健康的大问题。
一方面,假药可能毫无效果,同时耽误正常疗程。2006年至2007年一年间,一位名为彼得·吉尔斯皮的药商就向英国的药物分销系统引入了72,000包假药,其中25,000包进入到了药店并兜售给了病人。这些假药的活性成分含量普遍不达标,却被当成正规药投入使用,很大程度上耽误了诸如心脏病,胰腺癌和精神类疾病的治疗。
另一方面,假药还可能造成人的死亡。2012年,来自美国田纳西州的56岁的汽车工人托马斯·罗宾斯基为了治疗背痛去医药打针,却因为注射的药物被污染,死于真菌性脑膜炎感染。这批来自新英格兰药房的药品几乎没有受到任何质量控制,最终造成了全美近800人的严重感染,其中64人死亡。
然而,一直以来,识别假药都是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假药会尽量模仿真药的形状和大小,往往只有将它们送到实验室,研磨并进行成分分析后才能鉴别真伪——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数天甚至数周。
基于此,近日,一项发表在ACS中央科学杂志上报告说,研究人员已经创造了带有荧光丝蛋白的可食用标签,可以直接放在药片上或液体药物中。标签内的代码可由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读取,以验证这些药品的来源和质量。
实际上,此前就有研究人员开发了荧光合成材料,如微纤维和纳米粒子,作为追踪代码,但这些物质对消费来说可能是不安全的。因此,此次,研究人员想看看作为一种可食用和“公认安全”的材料的蚕丝是否可以直接放在药物上,并使其发出荧光,帮助消费者确保购买真药。
具体来看,研究人员对蚕进行了基因改造,以产生丝质纤维素——使丝质纤维具有强度的可食用蛋白质——并附着青色、绿色或红色的荧光蛋白。
研究人员们溶解了荧光蚕茧以制造荧光聚合物溶液,并将其涂抹在7x7网格中的9毫米宽的白丝薄膜上。将蓝紫色、蓝色和绿色的光照到网格上,分别显示出三维青色、绿色和红色的方形图案。
同时,使用手机摄像头上的光学过滤器,该团队设计的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扫描荧光图案,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解码数字化密钥,并打开一个网页,其中可以承载有关药物来源和真实性的信息,由于一些液体药物是以酒精为基础的,研究人员在一瓶透明的苏格兰威士忌中放置了编码的丝膜,并发现荧光代码仍然可以用应用程序读取。
最后,研究人员表明,荧光丝蛋白会被胃肠道酶分解,这表明这些丝码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可以被人体消化。研究人员说,将这些可食用的代码贴纸放在药片上或液体剂量中,可以使病人和他们的护理人员避免无意中食用假药。
识别假药的意义是巨大的,这不仅能够打击嚣张的假药生产商们,更能拯救许多条因为食用假药而逝去的无辜生命。
原文标题 : 陈根:带有荧光丝蛋白的可食用标签,为识别假药而生
关键词: 荧光合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