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逐步与传统产业结合,物联网、云计算、5G技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各产业重组升级,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让巡检机器人也迎来快速发展。中国国家电网为首的电力部门不断引入智能化电网巡检机器人,改善传统人工对变电站、配电站的巡检不到位、巡检结果无法数字化的缺陷,提升电网系统整体智能化运行水平。随着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不断成熟,巡检机器人开始拓展更多场景,守护更多行业安全。
近日,OFweek维科网采访了智能巡检机器人代表企业之一的天创机器人,就产品技术、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洞见巡检机器人的未来。
(相关资料图)
从运动控制到智能巡检
智能化时代拉开序幕,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技术以及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更加迅速,机器人巡检已成为工业领域三种主要的巡检方式之一。就应用来说,电力是巡检机器人应用较早、应用范围较广的典型行业,天创机器人也是从电力行业出发,逐步发展壮大的。
2011年创立之初,天创的核心业务为运动控制,这一技术也是巡检机器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天创的巡检机器人产品继承了这一技术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配电房挂轨巡检机器人、管廊巡检机器人、室内轮式巡检机器人、室外轮式巡检机器人、皮带机巡检机器人、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等丰富产品线,经过几年的发展,运动控制也成为天创机器人核心的底层技术,进一步引入AI算法之后,在应用端不断深化。
天创巡检机器人的应用,最初从核电站场景出发,针对高压输送车等发电侧场景推出许多针对性应用,此外,由煤炭电厂皮带机的巡检向港口码头等矿石运输线扩散。通过一个场景把产品做好,再横向向类似场景落地,依托这一发展模式,天创随着整个电力行业深入发展,从传统电厂渗透进风电电厂,由电力发散到港口码头、市政管廊、矿山、冶金、轨交、隧道、养殖等众多领域,带动自身与行业双向发展。
不止机器人,更是智能运维
评判巡检机器人实力的强弱,可靠性和故障诊断算法是重要指标。前者需要产品性能的稳定,后者需要大量行业经验和样本,而天创恰好都有。得益于较早入局的优势和技术实力,天创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拥有行业内难得的数据,最终又让数据服务于客户。以煤炭发电厂为例,天创获得的输煤皮带机撕裂频率数据,是长期经验的积累,这让天创对客户场景的理解更加深刻,对需求的把握更加准确。
就产品本身来说,天创机器自研率达到95%,除传感器采用行业代表品牌之外,其他整体部件均由天创自研,甚至轮胎也由天创自己设计开模制造。研发人员占比接近50%,赋予了天创雄厚的技术优势。在自研硬件的基础上,依托对不同场景的部署经验,天创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软件平台,针对不同的应用,将所有模块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客户只需要勾选自己需要的功能即可获取相关应用,实现简单易用。
与单纯的引入机器人不同,天创的专家团队能够打通整个场景中的运维环节,因此,天创并不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机器人公司,而是一个提供能源行业设备运维管理服务的公司——以机器人为载体采集数据,对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分析甚至预判,为用户带来可靠、经济的成套智慧巡检解决方案。
技术实力开启未来竞争力
除了常见的室内巡检,目前,针对户外恶劣、极端环境,天创也带来了自己的优势产品,通过创新技术赋予机器人越障和爬坡能力。越障能力是天创的硬件优势的体现,产品底盘采用了四轮十二驱,每个轮子可以独立升降,通过力矩检测判断抬升高度,实现平稳过渡,巧妙跨越障碍。在爬坡方面,四轮八驱技术可以帮助机器人顺利爬上40°的斜坡。
当然,机器人产品还是要朝着智能的目标前进。天创认为,当下的AI行业还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巡检机器人执行操作仍然依靠预设脚本,无法做出人脑一样的决策。为此,天创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远程遥操作的发展道路,为巡检机器人装上可以远程操控的机械臂,而具体的决策权还是交给后台熟练的人工,在现阶段可以保障巡检工作的自动化,也可以准确处理部分突发情况。目前,天创正与东南大学进行相关技术合作,一些项目开始投入研发。
基于这一遥操作技术,天创获得了包括“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内的众多科技类奖项,今后,天创也将进一步把技术打磨成熟再推向市场。
在进行技术研发的同时,天创也致力于将好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在战略上,天创正在向电力、轨交、冶金、石化油气、矿山、养殖、风电等8大场景发力,通过8个营销事业部向外扩展,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在工业化现场部署可以立刻处理数据的工业大脑。
未来,在产品侧,天创将进一步打造平台战略,在软件、算法和基于场景的诊断模型方面进一步提升。另外,在遥操作技术方面也将进一步深耕,赋予巡检机器人基本的作业能力,我们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看到相关产品的发布。
关键词: 天创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