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张之栋
【资料图】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 致
与其说是专利之争,更像是一次关于未来之战的提前碰撞。
动力电池江湖并非你死我活,但一定火药味十足。
每当提及动力电池,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就像针尖对麦芒,成为争论的焦点。
而对比两家“万亿”企业,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商业模型,相差甚远:比亚迪以车为主,反哺动力电池业务,刀片电池装机量屡创新高;宁德时代以电池为核心,储能、回收、汽车等应用场景均有涉及,根深蒂固、布局广泛。
换句话说,比亚迪不可能撇开汽车业务,依靠刀片电池谋生。所以对于宁德时代来说,令其感到不安的电池厂商,恐怕另有其人。
“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我们汽车的40%、50%、60%,并且在不断增加,那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今年7月份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宁德时代。
一句“给宁德时代打工”,迅速引起了整个行业的共鸣。毕竟哪怕是曾经的燃油车时代,也没有什么关键零部件,可以占到整车40%以上的成本。
站在车企的角度,当然不愿意被电池厂商所绑架。
早在去年的时候,广汽就深刻地认识到宁德时代的强势,于是逐渐引入、扶持起了二供——中创新航。
而似乎也是从那一刻起,中创新航成为了宁德时代的“肉中刺”“眼中钉”。
01
专利之战,只是开始
“我的目标不一定要做到行业全球第一。今后如果行业进入成熟期,全球前三名企业的体量都差不多,第一、第二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中创新航上市当天,其掌舵人刘静瑜在接受采访时,阐述了自己对于动力电池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并为中创新航立下了“世界前三”的目标。
讲道理,中创新航与宁德时代的商业模式很像,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2条技术路线并行。最新的11月装车量数据显示,中创新航的三元锂电池装车量仅次于宁德时代位居第二,磷酸铁锂电池则排名第三,同样是名副其实的“优等生”。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基本面的良好,才给了中创新航“世界第三”的野望。但不容忽略的一点在于,中创新航想要肆无忌惮地谋取市场份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回望去年,彼时的中创新航,才由中航锂电改名不久,便以“万亿帝国裂缝”的始作俑者“横空出世”。市场传言,当时小鹏汽车与宁德时代闹掰,就是因为何小鹏坚定要将中创新航作为“二供”,纳入到其供应链之中所致。
先是广汽,后是小鹏汽车,中创新航一而再、再而三地撬宁德时代墙角,以低价谋取市场份额,遭遇“反弹”在所难免。
据悉,被惹毛了的宁德时代,接连指控中创新航侵犯了其五项专利,其中包括正极极片及电池、防爆装置、集流构件和电池、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
不久前,中创新航在“集流构件和电池”的专利官司中大败,不仅被要求即日起停止销售与宁德时代专利相关的产品,而且还需要赔偿宁德时代经济损失2,632,500元,支付发明专利保护期费用127,500元,以及宁德时代的合理支出20万元。
尽管中创新航在公告中表示,中创新航的产品已经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与涉诉专利的早期技术完全不同,已不存在判决中提及的需要立即停止销售涉诉产品的情形,但难以改变的一点是:中创新航确实侵权了,有些站不住脚。
事实上,专利诉讼在市场中早已屡见不鲜,而且知识产权既能成为保护自己的壁垒,也可以化作刀剑掷向竞争对手,给对方造成不小的麻烦。
早在2020年的时候,宁德时代就曾起诉塔菲尔专利侵权,最终二审法院判令塔菲尔赔偿2330万元;2022年7月,宁德时代与蜂巢能源就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达成和解,蜂巢能源支付和解款500万元。
所以话又说回来,中创新航与宁德时代之间的专利官司,究竟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收场,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此这般的专利竞争,是否会进一步成为动力电池市场竞争的主流方式。
02
“中创新航们”,道阻且长
越竞争,越公平。两方面考虑,如果中创新航以“专利影响行业发展”为由,替自己开脱侵权行为,不足为谋。但如果宁德时代,依靠时代所赋予的先行优势,反过来限制国内动力电池的发展,也是有些说不过去。
总之一句话,面对此时的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们”,道阻且长。
还是以中创新航为例,中创新航的短板,十分明显。
正如上文所述,中创新航是由广汽扶持起来的“二供”,所以对于中创新航来说,广汽不仅有“知遇之恩”,也是其重要的大客户。然而市场不会一成不变,当广汽也选择自研、自造动力电池,中创新航的角色,就变得极为尴尬。
按照中创新航招股书内容展示,2019-2021年,中创新航来自最大客户广汽埃安控股股东的收入分别为6.86亿元、15.58亿元以及35.37亿元,各自占同期总收入的39.6%、55.1%以及51.9%。
显而易见,如果缺少了广汽的大订单,中创新航至少会丢失掉一半的业务。再加上“低价换市场”的操作,其盈利能力更是不能与宁德时代一较长短。更不要说,动力电池行业内普遍的“增收不增利”,除了宁德时代之外,电池厂商想要挣钱,并不容易。
总的来说,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无外乎3点:性能、产能,以及上下游供应链的稳定。
一方面,随着国产锂矿增加供给,大大缓解了供需矛盾,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加强打击囤积居奇力度,双管齐下,碳酸锂价格“见顶”回落,已经连续2周下跌。再加上明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动力电池的价格,必然会迎来一个新的阶段。
至于动力电池的性能,则与上文提及到的技术、专利挂钩。技术绝对是第一生产力,专利则代表着技术总成。
按道理说,鼓励创新与鼓励专利并不冲突,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推动整个动力电池行业,平稳向前发展。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以史为鉴的是,曾经日韩美曾挥舞着专利大棒,企图扼杀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最后在国家“白名单”政策的扶持下,国内电池行业才得以一路长虹。
而今,似乎又是一个新的轮回,只不过短时间内,很难找到破局的关键。
不难发现,如今一个明显的趋势正在形成——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首的头部动力电池企业,马太效应下,越来越强;二线动力电池厂商,要么成为“强二供”,被车企拿捏;要么就被车企抛弃,黯淡收场。
如此背景下,中创新航不会是挑战宁德时代权威的第一个,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尽管相比于宁德时代的广泛布局、行业深耕,其他电池厂商,更多的还是力有未逮。但依旧可以相信:如今新能源汽车时代的红利,属于所有敢于拼搏的企业。
即使宁德时代“不爽”,广大的“中创新航们”,必然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夹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原文标题 : 宁德时代“不爽”中创新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