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沾上”了AI,会发生什么变化?
(资料图)
4月13日,云南白药对外披露公告,称中药资源事业部的数字三七产业平台深度连接用户与三七产业参与者,目前已升级到了2.0版,开始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
今年以来,伴随着人工智能成为大风口,概念股纷纷飙涨,而这一次云南白药主动表态自己已经运用上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背后的目的不言而喻;不过,在公告披露的次日,云南白药的股价却仅小幅高开了0.02%,盘中涨幅最高也只有0.52%,最终收盘下跌0.04%,甚至还跑不赢上证指数。
作为中药老字号、曾经的“药茅”,云南白药居然主动“蹭”起了热点,着实让人感到意外,但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最近两年,云南白药正面临着业绩下滑、投资巨亏、股价大跌等多重压力。不过,从股价表现来看,“蹭”AI的热点并不能让云南白药走出困境,想要走出低谷期,云南白药仍需另寻他法。
陷投资“后遗症”
近两年来,无论是看业绩还是股价,云南白药的表现都不是太好。
先看业绩方面,2022年云南白药实现营收为364.9亿,同比仅增长0.31%,营收增速创出了自2014年以来的新低;实现净利润为30.01亿,同比增长7%,跟去年-49.15%的净利润增速相比明显好转,但主要还是因为去年基数较低的缘故;实现扣非净利润为32.32亿,同比下降了3.23%,表现也并不理想。
无论是从营收还是净利润来看,这份财报都在突出一个重点:云南白药已经出现“增长瓶颈”了。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云南白药就已经出现了增长乏力的迹象,例如在2016年时,云南白药的营收增速就突然下滑到了8.06%,净利润增速也下滑到了5.38%,而就在2年前的2014年,云南白药的营收增速还高达18.97%,净利润增速也有7.95%,从现在回过头看,当时的云南白药其实已经“触顶”了。
不过,在2019年完成混改之后,云南白药找到了解决增长放缓的“速效方法”——引入了“股神”陈发树的云南白药开始在二级市场大举投资,由于2019-2020年二级市场持续走强,云南白药在这两年收益颇丰。
根据财报显示,在2019-2020年,云南白药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分别达到2.27亿元、22.4亿元,而投资净收益则更是高达14.7亿元、3.92亿元,合计金额高达16.97亿元、26.32亿元。
也正是因为在二级市场“大杀四方”,2019和2020年云南白药的净利润分别增长了19.75%、31.85%,投资所带来的优秀业绩,让大家逐渐忽视了云南白药已经“触顶”的事实,不少投资者甚至认为云南白药即将迎来“第二春”——直到2021年投资市场大跌、云南白药业绩暴雷,大家这才如梦初醒。
2021年,受到投资市场全面大跌的影响,云南白药业绩“暴雷”——当年的净利润仅为28.05亿,同比大幅下滑49.15%,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高达19.29亿。而在二级市场上巨亏之后,云南白药又开始主动“去投资化”,在发布会上公开声明将逐渐减少在二级市场上的投资金额,直至退出为止。
不过,这几年先是大举布局投资,而后又慢慢退出,已经耗费了云南白药的精力,一顿“折腾”下来,本来还能维持在10%左右的营收增速,2022年却直接跌到了0.31%,主营业务的增长压力可想而知。
再看向股价方面,截至2023年4月14日收盘,云南白药股价报收55.8元/股,总市值仅为1003亿,市值较高点已经蒸发超过了1000亿,跟片仔癀1697亿的总市值相差甚远,而且随着近年来同仁堂股价的持续走高,其750亿的总市值距离超越云南白药也是越来越近了。
主业乏力,牙膏也卖不动了
从财报来看,2022年云南白药确实在主动缩减二级市场方面的投入。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相较2021年底,云南白药减持或清仓了大部分持有的股票。截至2022年四季度,云南白药还持有小米集团、中国抗体、雅各臣科研制药以及健倍苗苗四只股票,这四只个股均为港股,云南白药持股份额分别为1.10亿股、5035.8万股、2.00亿股和2500.00万股。
而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云南白药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4.16亿,相较于2021年减少了23.04亿,相较于2020年的112.3亿则更是减少了88.14亿,很显然云南白药的确是在“主动减仓”。
然而,虽然投资上的问题大部分已经得到了解决,但主营业务持续走弱的问题,云南白药却并没有解决。
在上面的内容中已经有提到,2022年云南白药的营收增速仅为0.31%,这是其自2014年以来首次创出这么低的营收增速,仅看营收这一项数据,都足以证明云南白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增长瓶颈了。
从具体业务来看,2022年云南白药的两大主营业务——商业销售收入和工业销售收入分别为236.5亿和127.7亿,而在去年同期,这两项主营业务分别为235.8亿和127亿,换算下来,2022年云南白药的商业销售收入仅增长0.3%,工业销售收入则下滑了0.55%,两项业务基本上是“原地踏步”了。
此外,作为云南白药的一大盈利支柱,云南白药牙膏的销量在2015年之后也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情况。根据媒体报道,2015-2017年云南白药的牙膏销量分别约为2.47亿支、2.79亿支、2.97亿支,分别同比增长20%、13%、7%左右,而在牙膏销售额增速方面,2021年云南白药的牙膏销售额增速仅为9.7%。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云南白药的应收账款高达90.9亿元,相较于2021和2020年的71.84亿以及35.54亿明显增加,且近两年云南白药的应收账款明显在走高,这意味着云南白药的经营状况在恶化。
从各项数据来看,在解决了“投资化”这个问题之后,云南白药下一步面对的则是主营业务疲软的问题,然而想要解决“投资化”的问题还算容易,只要把股票慢慢卖掉就好了;但是面对主营业务疲软的问题,云南白药显然就没有那么容易可以解决了。
蹭“AI”热点?
4月13日,云南白药的一条公告引发了市场的热议。
在公告中,云南白药重点提到数字三七产业平台,称其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形成了产业生态圈,今年已升级到了2.0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以全新的数字技术做好用户深度连接。
今年以来,以人工智能为首的科技板块已经成为了整个市场的“最强风口”,不少相关的概念股股价纷纷飙涨,而作为一家中药老字号,手握绝密配方的云南白药如今却煞有其事地对外声称,自己的数字平台已经运用到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这个公告背后的目的也是不言而喻了。
不过,市场对于云南白药这一种主动“蹭”热点的行为却并不感冒。在公告披露的次日,云南白药仅小幅高开了0.02%,盘中涨幅最高也只有0.52%,最终收盘下跌0.04%,甚至还跑不赢上证指数0.6%的涨幅。
当然,虽然股价并未大涨,但这一操作背后也不难看出,云南白药已经找到了走出困境的方法——寻找新的增长曲线,而在数字三七产业平台上发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也是其新增长曲线之一。
近年来,云南白药在寻找新增长点这件事上可谓是“四处出击”。在去年7月时,云南白药就宣布将与华为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领域共拓合作广度与深度,包括大小分子设计、相关病症、数据库开发等;此外,同样是在2022年,云南白药曾多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计划于 2022 年 12 月前,在北京、上海开设 8 家医疗门诊部机构,将向医美方向大力发展。
目前云南白药的主营业务主要还是在商业(牙膏)销售和工业(药品)销售两个方面,这两个业务占了2022年总营收的95.8%;而在其他的业务收入上,2022年云南白药的其他业务收入仅为4881万,占营收的比例仅为0.13%,这一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算。
从费用投入来看,2022年云南白药的研发费用仅为3.367亿,占营业总成本的比例仅为1.05%;而同期云南白药的销售费用则高达41.66亿,是研发费用的十倍有余,“重营销、轻研发”趋势十分明显,而且仅靠这3亿多的研发费用,云南白药想要成功开拓出新的增长曲线,难度可想而知。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3月6日,云南白药曾经的“灵魂人物”——董事长王明辉宣布辞职,这位让云南白药开发出牙膏这个“爆品”的董事长已然离开,让云南白药寻找新增长点这件事显得更加困难。
由此可见,主动“蹭”AI热点的背后,是云南白药对于增长瓶颈的一次“病急乱投医”,然而作为中药老字号,AI显然不是云南白药的出路,想要走出低谷期,云南白药仍需另寻他法了。
原文标题 : 市值蒸发超1000亿,靠向AI热点!“药茅”该如何突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