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迁怒,无贰过
(资料图)
作者:业文
编辑:钧杰
风品:闻道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7月流火,盖过天气热度的是车市。
7月3日,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里程碑,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据乘联会初步统计,6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3.8万辆,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05.9万辆,同比增长36%。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2023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99.4万辆,同比增长70.6%,超越日本跻身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6倍,成为重要增长极。前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达到53.1%,超越外资品牌。
当然,大市场更强竞争。盘点2023上半年成绩单,关键词中除了靓丽销量,还有白刃降价。
年初特斯拉再举大旗、咄咄降价,其他车企或主动或被动加入战团,连长安、奇瑞、长城等一众传统汽车也坐不住,价格战打得决绝凶悍。最终以高喊“从不降价”的蔚来食言,全系降价3万元收场。
除了价格暗战,还有公开“掀桌子”的,比如长城举报比亚迪。不管是非曲直,突变画风都折射了“淘汰赛”的白热化。
重压之下,拜腾、威马、爱驰、宝能汽车等露出危态,甚至强如三剑客的小鹏也隐有掉队姿态,上半年交付量不足4.2万辆,同比降幅近四成。而更多的品牌如天际、博郡、自游家等连产品还未问世,就遗憾下线了。
另一厢,比亚迪、广汽埃安、特斯拉、理想汽车等则越战越勇,强者恒强。前三者甚至组成了新能源业的“BAT”。
面对新旧交替、分化分层的澎湃大潮,再次检验了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企业的时代。车企无论大小不过一朵小小浪花,没有一家敢说已成功上岸。
退补消逝、竞争更加内核,一场残酷淘汰赛已拉开序幕,从业者做好准备了吗?年产500万辆,会不会是头部品牌的“生存坎儿”?面对汽车下乡、海外开拓等新机,哪些大鱼将笑到最后?哪些将泯然众人?透视2023上半年成绩单,或能窥豹一斑。
1
远虑与近忧
一时领先不代表永远领先
2023上半年最靓大鱼,莫过比亚迪。7月2日发布的最新6月产销快报显示,其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5.3万辆,同比增长88.2%,首破25万大关。其中,出口销量10,536辆,同比增长383.97%。
上半年累计实现125.56万辆销量,同比增长94.25%,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第一。出口销量更同比增长1160.2%,达到74,289辆。
上游动力电池领域,成绩同样不俗。6月装机量达到11.816GWh,同比增长72.3%。上半年60.250GWh,同比增长77.0%。
不过即便如此,若参见全年目标,比亚迪依然未达标。早在3月底的业绩发布会上, 王传福就放出豪言,“比亚迪的目标是今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今年300万辆起步,争取翻倍增长到360万辆。
4月的2023上海车展上,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亦言,全年销量目标300万辆。
这意味着,下半年销售175万辆才不算食言。
什么概念呢?据中国乘联会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同时,比亚迪2022年销量超186万辆,而出口仅55916辆。
这意味着,其300万销售主要还是依靠国内消化。可以说,整个新能源圈都感受到比亚迪奔跑起来的狂风。
能不能成功,最终还需消费体验、产品力来说话。深入一度看,深耕三电的产业链优势、规模化效应,带给比亚迪巨大成本优势,让其在决绝转型后价格不断下探、进而销量崛起。
王者荣耀足够亮眼,然不代表没有隐忧。
除了最新年度超75%的负债率、超百亿的补贴收入、近三年最高不超30%的研发资本化占比,如何提升智能驾驶竞争力也是一个迫切考题。
李云飞表示,目前是做大蛋糕的时候,还没有到分蛋糕的时候,其实任何时候企业都在“卷”,最终要靠技术为消费者带来差异化。
细分看,比亚迪王朝、海洋系列仍是销量绝对主力,以3月为例,合计卖出19.57万辆,占比超九成;王朝系列中的宋、秦、唐、汉、元PLUS,以及海洋系列的海豹、海豚等,都是市场热门。
遗憾在于,上述车型均没搭载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只有一些基本辅助驾驶功能,车机芯片与雷达与造车新势力相比不具备竞争优势。以至有舆论指出,比亚迪L2辅助驾驶方案基础不算太差,但有时候客户体验不尽如人意,成为吐槽短板。相比电池电机等三电硬实力,提升优化软实力显得急迫。
3月29日,王传福在2022年财报交流会上称,无人驾驶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足够自信,可智能化已为大势也是不争事实,单凭规模化带来的价格优势,比亚迪能不能全程领先要打个问号。
君不见,7月1日特斯拉中国再次降价,最高下降4.5万元,新一轮价格战硝烟弥漫。
洗牌是全行业的。相比销量狂飙的比亚迪远忧,一度黑马示人的赛力斯眼下困态更急迫些。
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9348辆,同比下降24.72%。其中,赛力斯汽车销量5668辆,同比下25.99%。1-6月汽车销量92163辆,同比下降26.66%。
作为2022年“最靓仔”,头顶华为光环的AITO问界在极短时间内实现月交付量过万,仅用9个月便完成了7.5万辆交付量。
然进入2023年画风突变,AITO问界销量断崖式下跌,连续数月交付量徘徊在新能源品牌中下游水平。
1月AITO问界销量“腰斩”为4469辆,2月继续环比大跌21.8%降到4000辆以下。3月刚有可喜回暖,4月又直接跌破了3000辆关口。
行业分析师郭兴认为,月销过万风光不再后,AITO问界部分车型最高降价达3万元,仍没让销量支棱起来。与AITO问界M5、问界M7上市表现不及预期,产品迭代弱于其他对手有关。
换言之,华为光环不是万能药,想要销量长红还需内核竞争力说话。
好在,赛力斯反应够快,已与华为共同决定成立“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自7月1日起全面负责营销、销售、交付、服务、渠道等业务的端到端闭环管理。
更深赋能更深绑定,战略意义毋庸置疑。考量在于,市场是否买单?自身独立性、特色性、长期可持续性会不会受到影响?
智能化一日千里,一时领先不代表永远领先,产品精准迭代是一个持续进行时,最忌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欣喜的是,4月AITO问界发布M5系列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6月开启全国交付,7月进行OTA升级、迭代加速迹象明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