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资讯:顺天府尹沈应文:为政化民修府志

时间:2023-04-05 22:07:14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张柳

明永乐元年(1403)正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其长官被称为顺天府知府。

《明实录》记载,到了永乐十年(1412),升顺天府为正三品官制,升知府张贯为府尹。此后,顺天府长官名称改为府尹,如《明实录》所载,第一位顺天府府尹是安徽灵璧县的张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现存明清顺天府大堂

有明一代,顺天府尹约120位,他们中有的廉洁奉公,有的诙谐多智,有的出身书香门第,有的以武显名。

万历年间的沈应文就是其中一位。

应文而生 家族厚望

沈应文(1543—1627),字征甫,号雷门,绍兴府余姚县双雁乡半霖(今余姚市兰江街道磨刀桥村)人,民籍。

余姚沈姓是大姓,相传周文王第十子聃季就封于沈国,其后遂以国为氏,今江南一带的沈姓都是聃季的后代,又有“江南无二沈”的说法。余姚当地有沈湾沈氏、半霖沈氏、云楼沈氏、兰风沈氏等多个支派,沈应文家族为半霖沈氏。因其始祖迁居余姚城南半霖村(今属兰江街道)而得名。

据沈应文家谱记载,沈应文的父亲沈谱,笃志力学,无问寒暑,弱冠从父游京师,补京兆弟子员。因为不是顺天府当地生员,遭到排挤,甚至被夺籍,无奈回到原籍余姚。当年冬天,沈谱梦见一个伟丈夫化为婴儿,自称是文天祥,托生其家,醒后得子,于是给儿子起名“应文”。故事听起来有些玄幻,但也不难看出沈家重视科举,对沈应文寄予厚望。

沈应文也不负众望,先是考中浙江乡试第七十五名,之后中会试第一百五十九名。隆庆二年参加殿试,其中第三甲共三百二十三名,赐同进士出身,沈应文为第二百一十五名。据《隆庆二年进士登科录》记载,他当时二十六岁,可谓青年才俊。

随后,沈应文被授予官职,担任过安徽池州、山东青州两地推官,又担任过江西按察司副使、广西参政、广西按察使、广东右布政使和江西左布政使,由一地主管刑名的法官,直至一省大僚。

他为政声望很好,断案简明干脆,十分干练。池州推官任职期间,曾经为无名徽商伸冤,“有徽商被杀,无主名,应文行部,青阳鸦数百绕舆飞噪,应文曰:‘此间有逆旅乎?’牵其人诘之,果得杀商者。”任江西按察司副使时,沿江盗贼猖獗,沈应文将其招为己用,设置二千艘梭船,让他们自行编制,成为一支政府正规队伍。年终,用勤勉、怠惰与否对其进行评判。盗贼得了营生,有了活路,政府多了一支巡江队伍,一举两得。

京师为官 瑕不掩瑜

万历二十一年(1593),沈应文由江西调任至京师,任顺天府尹。明代京师治理之难,让地方官叫苦不迭,豪侠无赖、纨绔勋旧,汇集于此,令行不能禁止,浮奢之风弥漫。沈应文在任职的两年时间内,稽查顺天府各部门和官吏们的账目,采取一些措施,倡导社会良好风气、平反冤狱、治理横行不法者,收到不错的成效,北京城内出现一片清明的社会风气。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逾花甲的沈应文进入中央机构,担任刑部右侍郎,当年又署工部印,掌管工部事务。并不是因为他政绩突出,特别能干,而是万历皇帝此时已经怠政多年,不仅政务不理,官员任命也能拖则拖,搞得很多官员都封印以求卸任。尽管沈应文不愿意来京师任职,但最终皇帝不准,他也只好从命。

从他在京师为官的一些事迹来看,还是颇有建树的。比如,主持工部期间,万历三十四年(1606)黄河挑河之后,十五万工费迟迟不下发,因为南京工部、户部等部门将款项用于他途,致使工人鳞集河上,河臣惶惶无策。沈应文请求赶紧筹集钱款下发,以免横生事端。也是在这一年五月,宣大总督杨时(宁)亨反映,北边游牧民族对互市的丝织品质量很不满意,甚至京城的赏赐也出现品质问题,再不想办法挽回,恐怕会引起战争。随后沈应文负责催促各省直抚和督造内官,严格检查,深究根源。

万历三十四年(1606)六月,因黄河自郭煖楼人字口决口,漕臣上疏,工部经过商议,由沈应文向皇帝汇报了应对方案。同月,他又以工部侍郎的身份,请求停催浙江二十九年来增派的织造任务,可说是为百姓请命,减轻负担。

审案、断狱是沈应文的老本行,主持刑部工作期间,他也有不少善行、善政。万历朝著名的曹学程案,也多亏他从中斡旋。万历二十四年(1596),日本侵略朝鲜半岛,史称“壬辰倭乱”,御史曹学程直言日本并无议和想法,不要再对其册封,触怒万历皇帝,将曹学程下狱,整整关押了十年。官员们屡次营救,不但不成功,反而起了反作用,神宗一怒之下将曹学程改判“监后处决”,随时有被处斩的可能。终于等到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二月,皇孙诞生,大赦天下,沈应文趁机上疏请求对曹学程从轻发落。次年,他又找机会吹捧神宗仁慈,没必要跟曹学程一般见识,同时联系宫中的太监陈矩,请他帮忙说好话。此举果然奏效,万历三十四年(1606)十月,神宗终于开了金口,将曹学程从死囚牢里放了出来,改为戍边。

还有一件善政不得不提,经常被研究古代刑狱的工具书引用。明代每年遇到大暑,天气炎热,刑部都会进行“热审”,对一些囚犯减轻刑罚,叫做“省刑”。但是万历三十五年(1607),热审的请求还没有回复,沈应文考虑到溽暑炎热,让法司将53名犯人转移牢房,随后才上疏说明情况。“方大暑省刑,而热审矜疑疏未下。刑部侍郎沈应文以狱囚久滞,乞暂豁矜疑者。未报。明日,法司尽按囚籍军徒杖罪未结者五十三人,发大兴、宛平二县监候,乃以疏闻。神宗亦不罪也”。溽暑时节,监狱土牢环境恶劣,瘟疫、疾病难免让罪不致死的囚犯白白丢掉性命。沈应文先斩后奏,可能也是万历皇帝不理政事,被迫无奈才出此举。

虽然沈应文施政绝大多数出发点都是为公,但这位英明的法官也有失误的时候,比如让人笑倒的“郑汝矿割卷案”。郑汝矿是浙江绍兴人,和沈应文是同乡。万历三十五年(1607)顺天府乡试,郑汝矿也参加了考试。考试作弊一般夹带,可这位郑秀才过分了,他跟人串通,割人佳卷,从而高中。事发后,同谋共犯被判枷号、发遣,郑汝矿只判了发遣。因为审判者沈应文“以同郡年家心宥之也”,因此重罪不免,但保留些脸面。刑科梁有年指责判得不公,事件公开后,改判郑汝矿先枷号三个月,然后发遣。时人有诗讽刺说:“科场今岁巧多般,头向松皮木里钻。昼渡那愁江没底,夜行何怕井无阑。霏微细雨衣难湿,料峭轻风颈不寒。只怕蛰虫咸俯日,出头容易缩头难”。一时传为笑柄。沈应文在这件事情上显然有失公正,为此他上疏引咎辞职。

尽管有些瑕疵,但纵观沈氏京师为官所作所为,无论是治理顺天府还是任职中央机构,仍然不失为勤勉练达,敢于作为。

参与修志 移风化俗

万历《顺天府志》,是北京历史上第一部保存完整的府志,虽然“草创荒略”,但其文献价值仍然十分重要。其纂修者之一便是沈应文。

万历《顺天府志》

该志纂修的发起者是谢杰,与沈应文在南京为同僚,曾一同办理刘世延案。两人又前后接管顺天府。谢杰于万历二十年(1592)任顺天府尹,在任时利用官府档案编纂了一部分,随后巡抚南赣调离,临行,将未成之书交予府丞谭希思,谭氏又令所属州县上报资料,请大兴县城张元芳汇总编次,成书时,恰逢沈应文到任。于是便应谭希思之请,参与了一部分后期校正工作。虽然沈氏未曾选材定目,但他在序文中表达了对志书的深刻认识。

一方面,他认为志书有“验治”即检验政府治理成效是否达标的功能,因此记载事物要与时俱进,反映现实。“府之有志,其昉于国史之遗乎?是故考时者证变,度地者阅胜,观风者验治,论世者定宗。”另一方面,他认为志书可以以俗化人,改善民风,告诉百姓官吏应该遵循什么,从而使风俗还淳。他在万历《顺天府志》序文中,列举京师及京畿一带民风特点,进而指出“总之,慷慨悲歌,士沿桀骜之习,懻(jì)忮沉勇,人挟浮邪之风。剔蠹还淳,偕之大道,是在有司责耳。”天子设官建置的目的,不是要战胜民氓,而是要安抚他们,像孔子那样,教化四方之民,在顺天这里担任地方官的人,可以通过此志探求到为政化民之道。

除了万历《顺天府志》,沈应文还主修过万历《新修余姚县志》。同样,也对风俗化人有深刻的见解。他说余姚这地方人文氛围浓厚,文人们总写,总谈论,时间一长,流传下来,久而久之,显得没“故事”的地方人文薄弱。又说,明兴二百多年来,名士忠臣层出不穷,山川物产不会变,但是风俗移人大有径庭。言外之意是,倡导什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风俗。因此不能像孔子说得那样,没有褒贬,靠以身作则来引导民众行事公道,因为封侯者、中进士者后面,会有很多人追随,古今一样,所以要有一个道德的评判标准。

反观万历《新修余姚县志》,全书二十四卷,人物志占十卷,官师志、选举志占三卷,整体而言,近一半篇幅都是在写人。写名宦,有整顿庶务、强毅敢任的朱豹、周鸣埙;写乡贤,有为人低调的丞相女婿李友直、表著忠孝的钱古训;写忠节,有手刃倭寇的杜文明、散家财招勇士御倭寇的谢志望;写孝义,有兴建义学的吕次姚;写方伎,有不畏严嵩宁死不屈的御医赵世美。凡此种种,无不彰显乡邦美德,人文精神。

天启七年(1627)沈应文归葬余姚黄山,谥号庄敏。在明代众多顺天府尹中,他并不是最突出的,但其任职京师,为政可圈可点,参与修纂《顺天府志》,为顺天府留存历史文脉,值得为今人知晓。(责编:沈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