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江苏阳光(600220.SH)发布公告,拟由全资子公司宁夏澄安与宁夏石嘴山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拟在宁夏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和年产10GW拉晶切片、10GW电池片和10GW组件项目。公司拟先行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项目投资金额约50亿元。次日开盘即涨停,但随即正当向下走,当天仅录得3%的涨幅。截至12月16日,基本又回到了11月的价位。
对于市值仅50多亿的江苏阳光来说,新的故事并没有带来资本的狂欢。与50亿项目投资同时公告的另一则消息对投资者来说可谓是强天霹雳,“终止在包头的光伏投资”。自此,江苏阳光去年官宣总投资200亿的包头光伏项目,在异地变成了迷你版项目。故事越讲越小,也难怪资本市场不感冒,甚至有人趁着利好消息套现走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逆天改命还是概念炒作
从去年12月江苏阳光高调宣布跨界进军光伏市场,对其的质疑之声便不绝于耳。作为毛纺巨头的江苏阳光,其传统主营业务的增长乏力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隔行隔山,何况又是毫不沾边的两个领域。是概念炒作还是要真要自我革命,涅槃重生呢?还有待时间去验证,但缩小版的项目难免让投资者失望。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硬币的另一面:缩小版的投资显得更加务实和谨慎。
在新能源汽车从去年底今年初突然爆发之前,光伏的确是个最靓的仔,让无数追求者趋之若鹜。但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撑到吃肉喝汤的一天,江苏阳光还算是幸运的,由于出发晚、行动慢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厄运。
退二进一后,仍旧是进退两难
江苏阳光缩小版的投资项目聚焦于多晶硅等业务,并不包含竞争激烈的光伏发电项目。对于前者,江苏阳光并不陌生,其旗下子公司早在2006年到2012年便长期从事多晶硅业务,但在2019年注销了工商登记。既然这么看好,当初为什么要选择放弃?既然放弃了为何要再次重新布局?我们见证了是江苏阳光战略的迟疑和进退两难。
近两年上下游签订的绝大多数都是锁量不锁价的长单,大量被锁定的硅料导致可以在现货市场交易的供给变少,在市场一致预期硅料紧缺且需求向好的情况下,现货价格更容易被进一步推高。不巧的是,在江苏阳光再次入局的当下,行业对硅料价格即将在四季度触顶走向下降通道预期也出奇的一致。这对于苏州阳光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
和江苏阳光比起来,它的老乡中来股份则要风光得多。同样是在世纪初进入光伏行业,中来股份自2008年成立便聚焦光伏辅材—背板环节。中来通过自主研发,采用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技术、分子设计互联贯穿技术,成功研制出以四氟型树脂为主题的FEVE氟碳涂料,再通过多种级数加工,最终开发出了涂覆型背板产品,成为业内最先实现涂覆型光伏背板产业化生产企业之一。涂覆型背板产品不需要使用氟膜、胶粘剂,冲破了欧美日等企业的技术垄断。截止到2022年上半年,公司背板产品累计发货超过184GW,其中,FFC双面涂覆背板累计发货超过110GW,户外稳定运行超13年,终端客户零投诉。
早在2016年,中来股份就发出公告为“年产2.1GW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募资15亿,标志着中来股份开始进军N型高效单晶电池领域。作为早期N型路线探索者的中来股份,最终确定TOPCon路线,客户资源丰富,产品用于全球多个项目。
对散户来讲,买股票就是买企业,买股票就是当股东,这就要求我们对所选标的的战略定力和管理能力要有最起码的认知。同时我们要学会作对比,在看好的行业中优中选优。同样是进军光伏,一个是做业务聚焦,专注底层研发寻求技术突破;一个是左右摇摆,瞻前顾后,错失弯道超车良机,江苏阳光和中来股份绝对是坏学生和好学生的两个典型。
原文标题 : 新材料情报NMT丨跨界光伏,是趋势还是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