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高铁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交通格局,也深刻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国高铁从无到有,逐渐以点到线、连线成网,形成了高铁网络。作为“基建狂魔”,高铁的路线贯穿、密布大江南北,在技术的加持下,也啃下了“极寒天气”这块硬骨头。
从入冬开始,我国东北地区经历多次寒潮天气,最低气温约零下50摄氏度。在这样的极寒环境中,一列列高铁列车仍在飞速驰骋,其中就有刚刚投入运行的我国最北端高寒地区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依托多项“抗冻”科技,通过了极寒的考验。
在极寒地区运行,会遇到车辆底部积雪问题、车体结构低温防冻裂、循环系统防冻堵难题以及列车在低温条件下易出现空转滑行问题,最终影响运行安全。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先进技术,形成了一套应对严寒、冰雪天气的运营安全措施。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团队研究出一套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转向架积雪结冰状况。在动车组结束运营入库后,可以针对性地对重点部位进行低压温水喷扫,快速剥离、融解转向架积雪结冰。
在效率方面,以往需要16人、耗时4小时才能完成一组动车组列车的融冰除雪作业,仅需要2人操作1小时便可完成,压缩了动车组除冰作业时间,可以有效加快列车周转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除了对车身进行“优化”之外,也可以对运行线路进行提升:据悉,高铁沿线设置的自然灾害及异物监测系统,配合各类传感器,能够识别风速、积雪厚度等,针对不同的风力、积雪情况“指导”火车切换不同“配速”。
除了极端天气下的应用,人工智也在日常维护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一般在乘坐高铁时,常常看到支柱林立、蜘网密布的电气设备,其专业名称叫接触网,它们向动车组输送“电力燃料”,动车组运行速度越快对接触网“健康”状态就要求越高。
为了减少安全隐患,提高运行水平,高铁线路引入了AI机器人提供精准的接触网图像数据,处置安全隐患工作。这一智能分析系统,已经经过30余条高铁、4万余公里、11亿余零部件的数据测试、反馈、修正,形成了接触网设备缺陷大数据库,自动分析能力涵括各制式高铁2160类缺陷和514类零部件类型,分析效率达200公里/天。
借助4C接触网检测车对接触网设备主要零部件、结构及关键位置进行全方位、高精度成像拍摄采集后,将图像数据交给“AI机器人”,便可从海量的图像数据中自动识别并汇总设备缺陷,可以提高了缺陷检出数量和速度,也使分析人员从图像筛查工作中解放出来,转而关注缺陷分布规律、缺陷原因调查、缺陷整改追踪等工作。
目前,在京沪高铁的4C接触网检测车,每季度采集的设备图像可达300万张。以每人每天需要判定8000张图像为例,20余人加班加点需要20天才能完成。在“AI机器人”的加持下,仅需2名分析人员用时10天,便可完成对同样300万张图像的分析,效率提升了20倍。
关键词: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