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网络(39.940, -0.59, -1.46%)(688475.SH)之后,海康威视(41.280, 0.02, 0.05%)(002415.SZ)又分拆子公司上市了。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杭州海康机器人(10.770, 0.15, 1.41%)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康机器人”)终于提交了招股书,拟创业板IPO。据了解,海康机器人是海康威视旗下一家主要从事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业务的控股子公司。
(资料图片)
得益于国产替代需求的增长,海康机器人的收入由2019年的9.41亿元上涨到了2022年前三季度的28.1亿元,收入增长了近3倍;净利润更是由4547.86万元上涨到了4.28亿元,增长超过9倍。那么,海康机器人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如何?
起步晚,行业地位难以与海外头部相比
与母公司在安防领域的统治地位不同,海康机器人在机器视觉领域的起步比较晚,行业中的地位也难以与海外头部公司乃至于国内同行相比。据GGII统计,到2021年,海康机器人在国内138.16亿元的机器视觉市场中的份额仅为12.46%。
数据来源:招股书
机器视觉即工业视觉传感,一般集传感、驱动工业数字化和智能化于一体的设备,主要应用在3C电子、新能源、汽车、医药医疗、半导体、快递物流等领域,用于识别检测元器件、焊接点、检测产品缺陷以及ID识别等等场景。到2022年前三季度,机器视觉为海康机器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公司贡献了61.14%的收入。
应用场景越复杂,对机器视觉的技术要求就越高,切入的难度也越大;因此,在高端制造行业,企业更偏爱基恩士、康耐视等海外龙头的产品。近年来随着国内3C电子、新能源、光伏等新产业(57.970,0.95, 1.67%)的快速发展,新的应用场景大量涌现,这也给国内机器视觉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国内先后出现了如面向消费电子、PCB、新汽车、光伏、半导体等行业的天准科技(39.160, 0.72,1.87%)(688003.SH);面向3C、锂电等多个行业的奥普特(143.430, -8.87, -5.82%)(688686.SH);面向3C、印刷等行业的凌云光(29.220, -0.17, -0.58%)(688400.SH)。其中凌云光为本土厂商中的龙头,在中国印刷行业机器视觉智能装备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为 21.1%,位列行业第一;在中国消费电子可配置视觉系统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为 22.41%,位列行业第三,仅次于康耐视和基恩士。
反观海康机器人,公司机器视觉的主要客户为极兔供应链、圆通速递(18.500, -0.03, -0.16%)(600233.SH)、邮政集团等物流企业,多用于快递单号的识别,应用场景较为简单。根据机器视觉联盟(CMVU)的数据,用于消费电子、半导体与新能源等板块的工业级机器视觉合计占比79.8%;相比之下,用于消费级机器视觉的安防与监控、物流分拣以及智慧交通等领域占比仅17%。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快递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成,各大快递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投入均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招股书
另外,在工业领域,技术含量越高、替代产品越少,产品的毛利率就越高。国外龙头基恩士、康耐视的毛利率分别为82.26%、73.26%;聚焦3C、锂电领域的奥普特,其毛利率也有66.51%,而海康机器人机器视觉的毛利率为46.16%,在行业中处于较低的位置。
移动机器人业务市场份额小
海康机器人的移动机器人主要在工业、仓储领域为客户提供搬运、堆垛、拿取等功能。据了解,2021年国内智能仓储的市场规模高达1146亿元,而移动机器人仅为智能仓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2021年的市场规模仅78.12亿元,海康机器人仅占其中11.76%的份额。
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出于适配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考虑,会向集成商采购整个系统或解决方案,因此,单独采购移动机器人或解决方案的量并不会太大。相较于机器视觉国产替代过程中收入的大幅增长,海康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收入的增长速度要小于公司机器视觉收入的增长。
机器视觉毛利率低于同行、移动机器人市场份额较小,海康机器人若想成为母公司那样的行业龙头,仍需要继续打磨产品,方能切入高端制造行业,占据更大的市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