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出口订单过万!这家“时运不济”的车企又站起来了?

时间:2023-04-07 16:46:19       来源:雷科技

换个“战场”,或许是威马活下去的好方法


(资料图片)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如此,内卷不行,躺平也不行。车企卷完了技术和配置,又开始打起了价格战,补贴一家比一家多,合资和部分汽车巨头还能靠压缩利润空间冲销量,新势力却要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亏损。

身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一员,威马汽车可谓负面消息缠身,近期爆出来不少销售端、售后端瘫痪,工厂全线停产等消息。与此同时,天眼查显示,威马汽车还新增了一则股权冻结消息,冻结数额高达40.4亿元人民币,冻结期限为2023年3月14日至2026年3月13日。

(图片来自天眼查)

首先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给大家打了一剂“定心针”,称威马汽车正在全力开展复工复产,尽管经历了因疫情导致的重大影响,但已经响应了市场号召,推进制造、销售、服务等多环节工作开展。

说白点就是,威马汽车还在,威马车主所需要的售后服务以及新车制造依旧能够正常维持,但这需要一些时间。

能造车、能修车,还是没能掩盖威马汽车迭代节奏太慢,终端门店布局没跟上的事实。再加上国内汽车市场啥都卷,还打价格战,新能源造车势力没盈利空间不说,亏钱更是一年比一年多,必然不利于后续的发展。

活在困局中的威马,在国内卷不动,那么换个地方卷,或许就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一次,威马汽车另辟蹊径,选择了让汽车出海,大举进击欧洲市场,并且收效良好,首次出海就获得了万辆订单。

威马汽车出海求生≠摆烂躺平

国内汽车消费市场这块蛋糕就这么大,而且汽车也不是快消品,用一年半月就换掉,不可能喂饱这么多车企,同一个消费者也不可能同时给多家车企“输血”,这必然会导致有的车企会“吃饱”,有的就会“饿坏”。

(图片来自威马)

而被“饿坏”的车企,不及时调整市场和方向策略,那么就会陷入内耗,最终变成“饿死鬼”。

国外市场不像国内那样,新能源汽车选择不多,竞争相对而言没有那么激烈,换言之就是发展空间巨大。另一方面,现阶段出海的新能源车企还不算多,而且规模上也还不是特别大,威马汽车选择了出海,在小雷看来总比在国内与其它车企硬碰硬强,海外订单破万更能说明这一决定是正确的。

新能源车企出海,并不是因为自身实力不足,没办法跟国内的其它造车势力抢市场而“摆烂”。相反,国内新能源车企,同样要面临许多压力。车企出海不是简简单单申报一下,然后把车送出去就当是进入海外市场了。国产车进入海外市场上市前,照样需要经过重重测试与认证。

正所谓“入乡随俗”,进入海外市场的汽车,必定要遵循当地的标准,一旦哪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只能“遣送回国”。欧洲市场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同时对进口的新能源汽车也有着严苛的要求。

(图片来自威马)

欧盟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工厂保障体系、全生命周期服务、电池回收系统,甚至是充电接口这种小部件都有着极为详尽的要求。车企在出海之前第一件做的事,就是调整自家的产品设计与生产线,使其下线的汽车符合当地市场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针对进口汽车还分为了大批量认证WVTA和小批量认证SSTA,威马汽车取得的,便是大批量认证。

我们不妨先看看欧盟所谓的“大批量认证WVTA”和“小批量认证SSTA”有什么区别,其实更多的是出口量的多少,前者是汽车出口数量不受限制,而小批量认证则是对于每款车型的年出口数量限制在1500辆。爱驰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获得了大批量认证的品牌。

威马目前上市的一共就只有4款车型,按照每款1500辆/年的出货量,顶天了就是6000辆。所以这家车企一出海就有破万的订单,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个无限量出货带来的红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