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北京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27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会上披露数据显示,一季度,北京市场总消费、服务消费、社零总额较2019年分别增长14.7%、25.6%、2.8%;重点商圈客流5.3亿人次,预计接待旅游人数5790万人次,均较上年同期增长超一成。
2023年一季度,特别是2月份和3月份,北京会展、旅游、餐饮、实体零售等消费全面恢复,北京地铁部分工作日客流量超千万人次。随着4月份商务会展、旅游活动进一步增加和政府刺激消费政策的叠加发布,北京的消费市场有望进一步回暖,超过一季度的增长水平。
餐饮收入增速达13.5%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8.0亿元,规模已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7%,降幅较1—2月和上年全年分别收窄3.9个和6.5个百分点,3月当月同比增长7.5%。同时,从内部结构看,餐饮、实体零售等接触性消费明显回暖。
其中1月份赶上春节,北京不少居民回老家过年,2月和3月份北京市消费出现全面的回升。以餐饮为例,北京一季度全市实现餐饮收入311.6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高于商品零售15.4个百分点,较1—2月和上年全年分别提升7.0个和28.7个百分点。其中,重点监测的限额以上老字号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超4成。
会展、旅游等消费带动了北京服务消费的全面增长。据媒体报道,一季度,作为北京会展重要举办场所的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各类会议42个,其中千人以上大项目5个。进入二季度,首届全国家政博览会等一批新引进项目将陆续登上北京展览舞台。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主要展馆预定举办的经贸展览数量和规模均有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八成以上。
2月份的部分工作日,北京轨道交通全网客运量日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次。4月14日,北京轨道交通全网客运量达到1201.16万人次,时隔636天再次恢复至1200万人次水平。
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9%
一季度,北京新落地首店164家,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布局。目前,全市离境退税商店达到1020家,其中“即买即退”商家达到12家,跨境电商体验店达到7家。
北京全市限额以上主要实体零售业态中,百货店和购物中心实现零售额149.9亿元,同比增长1.0%,较上年全年提升18.5个百分点。便利店和专业专卖店实现零售额虽仍呈降势,但降幅较上年全年分别收窄10.0个和1.9个百分点。
北京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类值中,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等升级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26.9%、21.1%和8.1%,且增速较1—2月和上年全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新能源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36.9%,高于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37.9个百分点。
4月18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持续发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023 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促进汽车消费升级。大力发展首店首发经济。加快引导时尚类零售企业在京发展。高质量实施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扩大高品质消费项目供给。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网络消费市场。
随着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以及北京市的商务会展、文旅等消费活动增加和政府刺激消费政策的叠加发布,二季度北京消费市场有望进一步回暖。
关键词: